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文艺百家 | 章以武:把文章做在大时代的节点上

广州市文联 南国文艺 2023-04-10


章以武教授是广东当代文坛成绩斐然的老作家。他是浙江宁海人,1937年生,18岁来到广州求学,读书期间由于酷爱写作,从此踏上文学创作之路,并与广州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1984年,由他创作的小说并改编成电影剧本的《雅马哈鱼档》被搬上银幕,新时期南派电影时代由此开启。此后他又创作了《爱的结构》《南国有佳人》《应召女郎之泪》《情暖珠江》《三姐妹》《太老》《小蛮腰》《暖男》等既有本土文化特色,又兼具时代气息的佳作。这些作品生动展示了广州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剧变的过程,亦是研究改革开放的重要作品,其叙述的各种财富故事和小人物传奇曾经在不少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烙印,特别是电影《雅马哈鱼档》,蕴含着强烈的现代启蒙价值,即使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积极意义。从80年代初的《雅马哈鱼档》,到90年代的《南国有佳人》,再到本世纪初的《情暖珠江》,广东改革开放的历程得到了形象的纵深的表达。

章以武坦言,自己的作品特色是:全凭改革开放的思想引领,领风气之先,时代之新,热情歌颂当下中国广东正在发生着的精彩斑斓的故事,正在圆着的中国梦!著名文艺评论家、学者、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教授在章以武文学作品研讨会上概括其作品为“时代表征、平民特色、都市情味、南国风尚”。



浙江宁海。这里是象山港与三门湾交界的地方,同时也是天台山、四明山两条脉络缠结之处。象山港湾内蔚蓝的海水一望无际,宁静而美丽。与秀美的山川相呼应的是人文的繁盛。小小的宁海县,是明朝大儒方孝孺、革命作家柔石、著名画家潘天寿等文化名人的故乡。章以武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滋养生长。

宁海西门杏树脚,章以武的老家,这里有棵高大苍老的银杏树,每当春雷滚响,躯干上便会绽放出一树青葱。杏树脚的上隍畈,有一位开着小酒店的胡先生,为人热情爽朗,人缘好,每当夏夜,酒店门口的条凳上,坐着许多远近的邻里故友,在这里神侃,这里几乎成了信息中心。夜色中,旱烟嘴的火光时明时灭,童年的章以武便在这里听了许多有趣的神怪故事。

然而,温暖与童趣的童年时代的短暂的。遭遇抗日和国内战争的战乱后,他那在上海作为小企业主的父亲,于解放初几乎处于破产境地,捉襟见肘,因而,1951年冬天,章以武未成年便毅然离开大上海,报名奔赴大西北工作。他先在兰州人民银行干部学校培训一年,后分入甘肃省极其荒凉贫困的定西地区的人民银行当一名农村信贷员。在沸腾的新生活感召下,他开始写作以黄土地为题材的小文章。

16岁的章以武


17岁的章以武

当时,章以武接到任务组织成立信用合作组(社),物色到一个有初小文化会打一点算盘的小青年当会计。受到触动的章以武据此写了一篇一千多字的通讯《放羊娃当会计》,刊登于1955年的《甘肃日报》上。当时甘肃省正召开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他的这篇小文章撞在节骨眼上了。此事虽小,却像是一种预言,正因为章以武有对生活敏锐的嗅觉,他后来的重要创作均是撞在了时代的节点上,发出每个时代的强音。

1956年,他响应号召,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统招,先在兰州一中高考补习班突击补课一个月,填鸭式地补习完初中至高中的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四门课的全部课程,并考进西安外语学院俄语专业。这期间,他曾写了不少作品,终因稚嫩大多夭折。但他没有气馁,而是倔强地坚持写作。



1957年,章以武转学至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广州这片新天地,他才思灵敏,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热门题材,又废寝忘食阅读中外名著,成日沉醉于他的艺术构思的境界中,相继在《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作品》等报刊上发表诗、散文、小说。

后来,在章以武的回忆文章中,时常提到时任南方日报编辑的关振东和华南师范大学的李育中教授,正是这两位的鼓励和支持,使得青年章以武明确了创作方向,坚定了创作理想。李育中教授勉励他:“章以武,你发表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上的作品有的我读过,你是可以写点东西的。平时要多留心生活,多读名著,多练。

上世纪60年代,他为农村“乌兰牧骑”演出队写了《一根扁担》等戏剧作品,发表于广东省人民出版社的《农村工作室》。大学毕业,章以武留教羊城,立足珠江之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时刻捕捉潮流的气息,关注来来往往的小人物和草根阶层,记录时代的风云变幻。

“教书匠”时期的章以武



作为云山珠水边上成长起来的半路“老广”,章以武当初创作《雅马哈鱼档》时,没有想到日后会那么轰动和成功。在章以武看来,这部作品的诞生过程,只是忠于广州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

《雅马哈鱼档》片中的故事、人物、场景和语言,都源于广州街头巷尾、原汁原味的现实生活。上个世纪80年代初,广州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率先开放了蔬菜、水果、鱼鲜市场,市民不用鱼票肉票也能购买。这在章以武看来是一个富有深意的信号:鱼代表着广州人的草根精神,广州的老百姓能吃到生猛的鱼,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就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利好落实到千家万户的体现。

章以武是生活的有心人。怎样才能以一种艺术而形象的方式,展现敢于“吃螃蟹”的广州人是如何在商品经济的波峰浪谷中拼搏闯荡的?又是如何转换观念实现“精神换血”的?

有一天,在买鱼的途中,他遇到一位经营个体鱼档的小青年。对方笑眯眯地对他说:“哈,你别小看我这个‘水湿湿’的小木箱,里面装的都是卖鱼得来的钱哟!谁打劫它就好比打劫银行。”那个年轻人对于劳动致富的坦然和自豪感,令章以武为之一震。

许多来自生活的动人细节在他心中发酵,他创作出6000字的短篇小说《雅马哈鱼档》,后来又与黄锦鸿合作,扩写为中篇小说,投给《花城》杂志。编辑部主任范若丁慧眼识珠,认为《雅马哈鱼档》正面歌颂改革开放的新气象,故事清新又具有广州特色,在当时众多的“伤痕文学”来稿中显得独树一帜。他力排众议,小说得以发表,并获得了首届“花城文学奖”,很快被珠江电影制片厂相中,邀请两人将之改编为剧本。

由著名导演张良执导的《雅马哈鱼档》上映后红遍大江南北,好评如潮。198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电影艺术研讨会上,专门放映了这部影片。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风趣地说:“卖鱼可以卖得这么有意思,我都能闻到鱼腥味了呢!”北京大学的学生观影后,高呼:广州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部电影参加了1984年的国际柏林电影节,被誉为广东改革开放的第一张名片,被选入中央电视台主持的“中国电影百年”。评论界认为:它撕开了计划经济的一角,呼唤市场经济的到来!


因为这部作品,章以武获得了广州市人民政府的嘉奖令,从此在广东文坛声名鹊起。随后,在章以武的笔下,《爱的结构》《南国有佳人》《三姐妹》《情暖珠江》等一大批反映个体户和民营企业家奋斗历程、精神换血和情感世界的作品陆续问世。从地产界风云到拍卖圈万象,从忘年恋到跨国情缘,他的作品无一例外均紧扣时代脉搏,介入社会焦点,捕捉流行风尚,以细腻而又灵动的艺术创作手法,还原新鲜热辣的生活第一线,彰显当代广州人的创新意识与文化追求。



文艺创作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既弘扬正气又扣人心弦?这一直是困扰许多作家、剧作家的一个问题。作为长期耕耘主旋律题材的文艺工作者,章以武的感受是16个字:吃透生活,与时俱进,情有独钟,甘苦自知

“主旋律作品要求高,不易写,这是真的。作者不仅需要掌握娴熟的编剧技巧,更要有深刻的思想积淀,丰厚的生活储存,开阔的文化视野。

章以武创作主旋律作品的心得之一是:坐着听意见,站着写文章!”他认为,对于各方反馈,创作者首先应该做到虚心接纳,耐心倾听,放下抵触心态,“不要听不得批评的声音”;然后,在综合外界意见的基础上,秉承一位文艺工作者的良知、激情与艺术诉求,在原则与个性、理性与浪漫、内敛与怒放中,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解决之道。

六十年的创作生涯,章以武的写作之路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一是要坚持,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二是要有正确的思想支撑;三是要拥抱、热爱生活;四是要有精品意识,“宁要夜明珠一颗,不要土豆十担”。章以武感叹说:“生活真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聚宝盆!只要你一头扎进生活,做个有心人,那么各式各样的人物角色,精妙奇特的故事情节,来自时代沃土的珍珠美玉,都会来到你身边。把它擦亮,献给观众,这是一个作家的光荣使命,也是天职!

谈及小说叙述语言,章以武力求:准,活,新,净尤其是对话的语言要个性化,达到“人说人话鬼说鬼话”的效果。正是因为生动活泼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再加上他作品中强大的思想的支撑,他的作品深受大众的喜闻乐见。

章以武的作品被誉为“南国生活先行一步的新潮时尚流行风标”,而他本人性格乐天、率性,与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黄树森、范若丁一起,被戏称为广东文坛的“吉祥三宝”。他深情地说:“我之所以还能写点东西,全都因为沐浴着来自南海浩荡的‘现代风’,行走在珠三角这片养育我的热土上啊!

章以武及其家人

闲暇之余,他喜欢与友人喝茶、聊天,写点“小文章”,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也会用微信和别人分享美文和照片,兴致来了还会飞去国外观光。尽管如此,对他来说,文学创作仍是一件最令他心向往之的乐事。

年近耄耋,章以武获得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这个奖项对于他来说远非终点。他说:“生逢这么美好的新时代,我没有时间老,我还要写点东西,还要做春天的梦,一不小心,万一梦实现了呢,这是多么心花怒放的事!”


(本文刊于《广州文艺家》2018年第1期 总179期,有删改)

文丨徵音
编辑丨创研部 南南


南国文艺精彩回顾


    广州文艺百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